書名:人渣文本---給「露出世代」的特急件
作者:周偉航 (人渣文本) /哲學博士
出版社:寶瓶文化
出版日期:2014/10/29
書籍介紹:
本書主要由高中畢業、進入大學、出社會三個不同面向,探討學生時代應注意及產生的弊端,以下我會簡單介紹。所以我推薦不管現在的你是高中、大學新鮮人、還是大學畢業,這本書都會對你的人生產生莫大的幫助。 本書的作者周偉航先生,是一名大學教授,他將用幽默詼諧卻又精準、直接的方式,道破大學生的日常行為,也因為如此本書內容非常有趣,常常讓我大笑,一直吸引讀者的目光。這本書說薄也不薄、說厚也不厚,300頁的內容居然讓我兩天內就服用完畢,就可以知道這本書是多麼輕鬆、好讀。
除了批判外,此書也給予了大學生很多人生的建議。在這快速的「露出世代」裡,我們應當找到一個能站穩這世界的據點。本書在開頭就強調,如果自己真的有某種不輸人的條件,是不是該選擇「露出」?還是繼續選擇低調下去?乖乖在那排隊等著卡缺、等著領薪水、等著退休,是有機會、有希望,但是那個「希望之縫」已經越來越小了,你,擠得進去嗎? 「動作要快!你的敵人不是我,是時間。」有什麼本事就快現快露,被罵不要緊,先卡到位子再說、先出名再說、先賺到錢再說。這樣搞不長久?那乖乖排隊的呢?排到了嗎?它們又賺到什麼錢?有活得比較快樂嗎?
內容摘要:
時間點一 : 高中畢業
大部分學生都常面臨選系困難,原因是對社會的無知。這個世界怎麼分層,又怎們區分技術領域,你全然無知,那該怎麼選系?如果將選系比喻為選菜,當你連菜都不知道怎麼煮時,該怎麼選出一籃好菜,難道要像人說的選自己「比較有興趣的」菜?太冒險了吧!
時間點二 : 大學 (也是本書最主要、也最好笑的部分)
作者給大學生生活的五大建議:
- 人:多認識一些人
- 事:學好一種外文
- 時:練習行程安排
- 地:掌握身處空間
- 物:建立個人資產的觀念
每堂教室必出現的教室諸神們:
- 遲到神
- 旁白神
- 家常神
- 妙麗神
- 貧窮神
不管學生、教授都應學習的大學三道德:
- 準時
- 自立
- 尊重
大學生該避免的事:
- 困組: 保守派,除了抱怨外不會採取任何行動,又細分以下三種人
- 咩咩人、標準答案人、興趣人
- 衝組:讓人感到威脅的學生,又細分以下三種人
- 屌面人、嘴砲人、期末關說人
- 無組: 大學的虛無派,以空靈方式生活在校園中,又細分以下四種人
- 空白人、不理不理人、不識字魔人、心電感應人
作者建議大學生多去外頭參加社會運動、活動,因為隨著個人活動經驗的累積,學生才能慢慢地將個人體驗與書本知識堆對照,進入發展理念層次。透過現場體驗,可以刺激學生進行反思,不論身處於哪一方,都會學到許多東西。而將過程紀錄下來,也將會成為未來自我反省的重要資源。
還有,書中也分享到,越是困難的計畫,都不應該卡在無益的負面思考上,需要力守「快、多、猛、好」的原則,才不會耗掉你寶貴的機會成本;反之,越是小的事,就越需要負面思考,因為像考試要帶筆,這種小學生都會的事情,成人反而最容易遺忘,你當然不希望辛苦花了很多時間準備的考試,卻因為沒有帶筆而被迫放棄吧?
時間點三: 初入社會
當代人們陷入越來越深的惡性循環,工作就是為了放假,放假反而在工作,行程被數據壓著跑的「數據人生」;反之,如果以學徒式的謙卑態度來面對工作,保持持續吸收、學習的心態來上班,這樣工作就會演變成一種「玩」,相對的有樂趣。
我們也要學會思考人生的「進路」與「退路」
作者想在書中表達的:
現今的大學生應該要多方嘗試不同的人生、給自己不同的體驗。現代社會沒有「讀書、工作、退休」這種簡單的人生公式,不要太早為自己的「興趣」下定論,從自己喜歡的事情開始,慢慢地往旁邊延伸,不要太快斷去眼前的岔路,因為你「覺得的」興趣,未必是你真正的興趣。體驗越多就越能認識自己、越能適應社會。找到自己的長才後,努力、主動的出擊吧!不用等待別人給予的標準答案,想知道什麼就自己去體驗、找尋資料,大膽的「露出」吧!不要再一直等待了,找到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後大膽綻放吧!這樣才能在未來快速爭取到機會。
這本書只給了很粗淺的建議,你可以參考,但別當聖經用。如果你決定要照本書所說的「大改」人生,那也好,但不能太急。人不可能廢了三十年,在第三十一年突然變聖人 —周偉航/本書作者
此書還有很多章節、故事尚未分享,如果對此書內容有興趣,或想體會作者文筆的幽默不妨去書店翻翻,相信此書會符合大家的胃口的!